聽力健康是保障身體健康、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的重要基礎。維護老年聽力健康,能預防和減緩老年聽力損失的發生,降低老年癡呆、焦慮抑郁和跌倒等風險,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、安全感。
避免近距離或長時間處于噪聲環境。在噪聲環境下應佩戴防護耳罩、耳塞或用手緊捂雙耳盡快離開。
選擇佩戴舒適、音量可調的耳機。避免長時間佩戴耳機,每隔1小時休息一次。耳機音量以“能聽到”為合適音量。
盡可能保持耳道干燥。盡量少掏耳朵,出現耳道堵塞等問題,應及時到醫院處理。
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藥物,并定期評估藥物使用對聽力的影響,必要時請醫師或藥師調整用藥種類和數量。
每年盡可能做一次聽力檢查。
突然出現聽力下降、耳鳴、耳痛、耳悶等癥狀應立即就診。經常出現說話打岔、需要別人重復所說的話、調高電視或手機音量等情況時,應及時就醫。
對于存在聽力損失并影響日常交流的老年人,應盡早進行規范的助聽器驗配或人工耳蝸植入等干預,輔以聽力康復訓練并定期跟蹤復查。
盡量在安靜明亮的環境中與聽力損失的老年人交流,注意放慢語速、簡化語言,不遮擋面部,可輔助使用手勢等肢體語言。
創造聽力損失老年人無障礙家庭環境,如安裝可視門鈴、震動報警器等,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安全感。
家人和照護者要幫助老年人豐富日常生活,增加對話交流,鼓勵社交參與,緩解老年人孤獨感,延緩認知功能下降。
文字來源: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
圖片來源:網絡
暫無留言